A High Performing School


首页 > 校园快讯 > 高中部 > 正文
热血心中荡,颂歌永传扬

2020-06-22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高中部“欣赏《热血颂》有感”征文作品展掠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有一首风靡全国,家喻户晓的歌:其首创是为歌颂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年轻战士们,再编却是为一位支援西藏建设而献出生命的女大学生。她的名字叫田文,一名来自北京的、年轻的汉族姑娘,也是一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的优秀毕业生,她品学兼优,热爱祖国,心系边疆的穷苦百姓,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扎根西藏,在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28岁的短暂青春诠释了知识青年的责任担当,谱写了新时代的一曲荡气回肠的青春之歌。

 

封面.jpg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在学校领导的精心推荐与积极倡导下,高中语文组全体教师通过收集视频及文字资源,高效组织本部学生开展课堂观赏学习与创作活动。

 

在色彩缤纷、激情迸发的夏日里,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通过学习田文的可贵精神,在现在及将来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把它化作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自己前进!不辜负祖国培养,不辜负热血青春!生命的晨钟正激越地高鸣,青春的旋律正遒劲地跃动,我们要在这个人生最精彩的舞台上,努力绽放彰显时代的最动人的芳华,让我们继续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再一次唱响这首铿锵激昂之歌!

 

编号零1988年春晚版主题曲截图.jpg


   “当你握别温暖的手去向远方,可曾梦见家乡门前那亭亭的白杨。……”

“你那青春的微笑仍留在我们心上,思念你的何止是那亲爹亲娘……”

激荡的旋律中,感动如潮,冲击着每一位荧屏前的青春少年。热泪奔涌,壮志豪情的民族之魂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生生不息而久久传扬。

在那个依然崇尚忘我奉献的年代,年轻而平凡的烈士田文一夜之间成为中国脊梁的象征,时代精神的表征,与热血颂歌一起刻印进国人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角落。

 

烈士不朽而精神永存!

时至今日,每当国家与人民需要激励与感动的时刻,这首歌的旋律总会激昂响起,成为一种呼唤热血激情和倡导奉献精神的永不消磁的时代强音。

如今它已悄然隐没于时代深处,却又在无数个青春飞扬的欢聚日子,无数个众志成城的庄严时刻,在无数滴泪里闪耀,在无数颗心间流淌。

经典永难磨灭,青春呼唤热血。热血心中荡,颂歌永传扬!

 


 

附优秀作品入围学生名单

高一组   (1)班  郑欣悦   郑梓蔚  

(2)班  黄宝儿  

(3)班 李刘学扬  黄欣妍   鲁馨怡   吴嘉俊

(4)班  周柯妤   赵墨涵   吴珈同   陈华

(5)班  郑尚智   杨晓盈  陈李心玥

(6)班  骆辰茜   杨雅馨   罗国天

(7)班  印政全         

(8)班  谢铭羽   米淇宁

 高二组

(1)班 陈紫婷、张惠婷、许倩、谷雨

(2)班 罗翀、林芊彤、卢安琪

(3)班 方健仪、顾锦康

(4)班 胡锦云、吴星琰

(5)班 梁灿洋、陈柏艺、李霖、洪家欣

(6)班 黎渤宇、杨曦、钱泽丰

(7)班 王静苗、罗景豪、曾翠仪

(8)班 梁雁雪、陈嘉乐

高三组

(1)班 陈奕心 郭晓泳 李伟鸿

(2)班 张德川 吴棋杰 饶尔钰

(3)班 卢苡彤 余思婕 覃雨琪

(5)班 陈圣华 刘健昕 梁祖愉 巫晨茜

(6)班 李晓玲 邓妍

(8)班 李虹  欧子彤

编号倒1尾图末.jpg